中国经济“新常态”将让国际油价永无翻身之日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翟永平
国际油价的标杆——布伦特原油价格数周来连续下跌,为2002年以来最长连跌期,油价走向每桶80美元甚至更低。更值得注意的是油价下跌的趋势是在国际局势处于紧张状况下出现的:乌克兰东部内战、利比亚内部骚乱、极端恐怖组织ISIS崛起……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动乱因素,只怕国际市场原油价格跌幅还要更大一些。
其实,无论是乌克兰内战、利比亚骚乱还是ISIS的崛起,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波动而言都不过是遮望眼的“浮云”,真正影响到油价走向的其实是中国经济的表现。回顾一下,2014年9月份初布伦特原油价格18个月以来首次跌至每桶100美元以下,其直接原因就是当时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8月份PPI、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开发销售等主要经济数据,普遍呈下滑态势。而根据国家能源局当时公布的数字,2014年8月份全社会用电量502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这是自2009年6月以来作为“克强指数”之一的用电量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涉及到国际石油市场的基本面。那么,到底什么是国际原油市场的基本面?我们可以从原油开发成本、世界原油储量、欧佩克垄断因素以及原油供需平衡的这几方面来分析,并由此观察中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的“话语权”。
先说开发成本。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2007-2009年期间,而美国内陆石油的勘探开采成本为每桶31.38美元,海上石油成本为51.60美元,平均下来美国石油的成本为每桶33.76美元。相比之下,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平均成本为每桶25.08美元,其中中东地区石油成本仅为每桶16.88美元(以上数据均以2009年美元计)。Rystad Energy与摩根斯坦利最近有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把世界各地的开发成本与布伦特原油价格比较,推算出盈亏平衡价格。根据这项研究,只要布伦特原油价格在每桶27美元,中东地区的石油开采便可达到盈亏平衡;当布伦特原油价格达到每桶51美元,世界其他地区的陆上石油可达盈亏平衡;而布伦特原油价格达到每桶65美元的时候,北美的页岩油开发才可以实现盈亏平衡。这就是说,在目前布伦特每桶在80美元的价格上下,全世界各地区的石油开采都是有利可图的。也就是说,单从开发成本来看,国际原油市场价格并不存在反弹压力。
再看石油储量。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其储量终究是有限的。BP石油公司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就开始发布年度的世界能源统计报告,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的“探明储量”数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储量”这个概念的实际意义。1980年世界正处于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之下,那一年平均油价高达每桶36.83美元,超出1978年油价的两倍不止(1978年平均油价每桶14.02美元)。顺便说,1980年每桶36.83美元的油价是以当年美元标记的油价,如果换算成2013年的美元,1980年的平均油价已经高达每桶104美元,与今天的国际市场油价水平相差无几。所以说,今天的油价固然处于高位,但是也不过就是1980年前后曾经达到过的水平。如此高昂的油价推动了石油的勘探和采油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探明储量和储采比也随之攀升。1980年的常规石油的探明储量是930亿吨,全球原油产量为30.92亿吨,由此推出开采年限为“仅为”30年左右。到1990年,探明石油储量为1400亿吨,相比1980年增加了50%。当年原油产量为31.75亿吨,折合储采比约为44年,相比1980年的开采年限已经“多”出了14年。到2000年,探明石油储量为1700亿吨,相比1990年又增加了20%。当年原油产量为36.20亿吨,折合储采比约为47年。而按照BP石油公司2014年6月公布的最新数字,至2013年底全世界石油探明储量为2382亿吨,储采比达到了创纪录的53.3年。而且这只是常规石油的数字,如果考虑非常规石油资源,那么总储量还要乘4,储采比将近200年。
毋庸置疑,2013年占有世界原油产量42%的欧佩克限产配额政策也会对国际石油市场产生影响。然而,在未来10年间,由于北美非常规石油产量的持续增加(预计美国在2015年将超过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在未来10年间,由于北美非常规石油产量的持续增加(预计美国在2015年将超过俄罗斯和沙特阿拉伯成为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欧佩克的原油占世界原油总供应量比例将有所回落。到目前为止,欧佩克第二大产油国伊拉克的原油生产不受欧佩克产油配额的限制,而伊拉克原油产量的快速增长又可以满足世界原油需求的增量,这就削弱了欧佩克的定价能力。即便将来伊拉克回到限产配额体系之内,欧佩克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博弈(以违反限产配额或降价维持市场份额),也使得限产配额政策难以产生实质效果。所以,在未来原油市场上,欧佩克的影响力不会超过它已经达到的程度,难以以其垄断力量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推高油价。与其说欧佩克是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呼风唤雨的卡特尔,不如说它只是且行且珍惜的“维持会”。
因此,在开采成本、探明储量均处于“适度宽松”,而欧佩克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国际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将成为判断油价未来走向的最关键因素。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经合组织的发达国家整体而言在2005年石油消费就已达到峰值,此后逐年缓慢下降。2013年经合组织国家的石油需求比2005年下降了11%。按照据国际能源署分析预测(参见《2013年世界能源展望》“新政策情境New Policies Scenario ”),从2011年算起到2035年,经合组织国家(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每年大约会下降1%;而非经合组织国家(发展中国家)的石油需求在2011年至2035年间将以每年1.6%的速度增长。综合而言,2011年至2035年间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年0.5%的速度增长。相比之下,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在2011年至2035年间的石油需求年增长率预计为2.0%,大大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增长率。这就意味着,未来20年间全球石油需求的净增长主要的动力将来自中国,并进而影响国际市场油价走向。
中国石油储量并不丰富,2013年储采比仅为11年左右,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趋近60%,而且汽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城市雾霾的主要来源之一。无论从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还是能源安全的角度,中国都应该抑制石油需求的快速增长。那么,中国如何才能有效降低石油需求的增长呢?
从本质上说明,中国未来石油需求的增减取决于三个因素的变化量:1)石油占能源总需求的比例。这属于能源结构问题,石油在能源总需求中的比例下降,那么石油需求会随之下降;2)单位GDP所需能源消耗,也称为能源强度,与产业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有关。在一定的能源结构下,能源强度的下降会导致石油需求的下降;3)GDP的增长速度。在一定的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下,GDP增速的下降,必然最终导致石油需求的下降。从这个思路出发,中国可以从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管齐下”来控制石油需求的增速。
从能源结构的角度来看,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扩大天然气进口以及适度发展核电的政策措施,都会降低石油在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例。由于我国的车用汽柴油消费已占全国成品油消费量的60%以上,发展电动汽车代替汽柴油汽车市场潜力很大。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电动汽车市场的优惠政策和大力扶植下,电动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将对石油需求的增长动力起到“刹车”的效果。
从能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来看,我国单位GDP能耗不但高于美欧日这样的发达国家,甚至也高于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的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服务业占GDP的比例较高。我国政府已经承诺到2020年碳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45%,这也意味着要求能源强度的相应下降。这就需要中国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特别发展类似阿里巴巴这样高科技、创新型服务企业,那么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就可能尽快追上世界先进水平。
最后,中国国民经济换档走向“新常态”,不再单纯追求GDP的高速增长,这也为控制能源需求增长的提供了绝佳战略窗口。国家对能源的消费总量进行控制的条件已近成熟,可力争在2025前后达到峰值。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对能源消费总量包括石油的消费进行控制,将使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走向持久疲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在客观上持有国际石油市场一言九鼎的定价“话语权”。
0
推荐